时不我待,只争朝夕
峥嵘岁月,已逾百年;中华儿女,铁骨铮铮;咸阳大地,人才济济。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,我谨以款语温言来述说咸阳大地发生的党史故事,从而慰藉当下很多人燥热不安的心灵,使我们在这炎炎夏日能够感到一丝清凉;也希望我的演讲为咸阳的“增量提质,高点开局”抹上浓重的色彩。我的演讲题目便是“重温峥嵘岁月,促进高点开局”。
1927年3月,中共咸阳特支建立,这标志着咸阳的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。根据中共陕甘区委“党到农民中去”等指示,咸阳特支开展农民运动发展壮大党、团组织。从那时起,咸阳的命运便与农民群众息息相关。时至今日,我们依然坚信,中国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农民的问题,只有处理好和农民群众的关系,我们才能走得更远。同年,咸阳特支发动群众,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。这次运动,鼓舞了咸阳人民的革命斗志,有力地推动了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。在任何时候,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;只有保证国家的独立,才能主宰个人的命运。咸阳人民不会忘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。假使历史重演,咸阳人民也会第一个冲上去,保家卫国,在所不惜。这一年,咸阳特支还支持了国民革命,并领导学生运动,夺取了教育权。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任何一个曾经洒热血、抛头颅的健儿们,中共咸阳特支是促使中国革命胜利极其重要的一环。
解放战争时期,咸阳五烈士英勇就义。李云轩及成员郭振海、李培林、何俊、贺继祖在西安玉祥门外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。也许革命就意味着流血牺牲,但我们千万不能忘记那些为中国流血的革命烈士们。他们中有的年龄和我们相仿,有的甚至比我们小得多。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他们固然是重于泰山之人,但我们也要奋发向上,不辜负他们的一片赤诚之心。“吾之死,若能醒悟万千中国人,便足矣!”我们要紧踏先人足迹,不负先人教诲,努力前进,为中华的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。
林伯渠曾经主政陕甘宁边区政府,参与培育了延安精神。延安精神熏陶了咸阳人民。直至此时此刻,咸阳人民也依然坚信延安精神带给他们的使命:不拿百姓一针一线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、实事求是、解放思想。我也相信,咸阳人民遵循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,定能“增量提质,高点开局”,为现代化的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时不我待,只争朝夕。历史告诉我们,盲目自信、坐吃空山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;只有戒骄戒躁,持之以恒,才能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。未来的路还很长,先辈用鲜血为我们铺成的路我们一定要走成一条康庄大道。咸阳人民不会忘记革命烈士奉献的一切,我们会精耕细作、勤勤恳恳,终促成“增量提质,高点开局”!
愿祖国欣欣向荣,愿咸阳人民生活蒸蒸日上!